欢迎访问本网站
 

 通知公告更多>>

当前位置: 站点首页>>通知公告>>正文

高温天气下防暑降温指南
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0日  浏览次数:[]

近日,郑州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、红色预警信号,预计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7℃,甚至达40℃以上。在这样的酷热天气里,师生们需格外注意防暑降温,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。以下为大家提供在不同场景下的防暑降温知识与建议。

一、路途篇

(一)避开高温时段出行。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这一高温时段外出。如果必须在此时段出行,务必做好防护措施。

(二)做好防晒。穿着宽松、透气、浅色的衣物,如棉质或麻质服装,减少阳光对身体的辐射。同时,佩戴宽边遮阳帽,能有效遮挡阳光直射头部;戴上太阳镜,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刺激;携带遮阳伞,为身体提供额外的防晒屏障。

(三)涂抹防晒霜。出门前15 - 30分钟,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高倍数防晒霜,并定时补涂,尤其是在出汗或游泳后,以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。

(四)及时补充水分。随身携带足够的饮用水,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。避免饮用含酒精、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,以防加重身体脱水情况,可适当准备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。

(五)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。如果路程较远,优先选择有空调的公共交通工具或乘坐出租车。若选择骑行,尽量选择阴凉的路线,并注意骑行速度不宜过快,避免过度消耗体力。

二、学习篇(教室、图书馆等学习场所)

(一)保持室内通风。进入教室或图书馆后,及时打开门窗,让空气流通,降低室内温度。合理使用空调设备,温度不宜设置过低,建议保持在26℃左右,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,导致身体不适。

(二)注意个人防暑。在学习过程中,不要长时间久坐,适当起身活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可准备一条湿毛巾,感觉燥热时擦拭脸部和颈部,帮助降温。

(三)准备防暑药品。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,如藿香正气水、人丹等。一旦出现头晕、乏力、恶心等中暑先兆症状,及时服用相应药品缓解症状。但需注意,药物的使用应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。

(四)合理安排学习时间。高温天气可能会影响学习效率,可根据自身情况,合理调整学习计划,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的学习任务。利用清晨或傍晚等相对凉爽的时间段,集中精力学习,提高学习效果。

三、办公篇(办公室等办公场所)

(一)关注办公环境温度。总务处保障办公场所的空调、风扇等降温设备正常运行。办公时,如发现室内温度过高或设备故障,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。同时,保持办公区域的整洁,减少杂物堆积,有利于空气流通。

(二)劳逸结合。工作间隙可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,如伸展身体、深呼吸、眼部按摩等,缓解身体和精神的疲劳。

(三)保证水分摄入。除白开水外,也可泡一些清热解暑的茶饮,如绿茶、菊花茶、金银花茶等,既能解渴,又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。

(四)注意用电安全。高温天气下,要格外注意用电安全。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,防止电路过载引发火灾。离开办公室时,关闭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,拔掉插头,确保用电安全。

四、生活篇(宿舍、食堂等生活场所)

(一)宿舍防暑

1.保持宿舍清凉。回到宿舍后,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,让热气散发出去。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,可将空调设置为睡眠模式或定时关闭,避免长时间低温直吹身体。同时,可在宿舍内放置一盆清水或使用加湿器,增加空气湿度,缓解干燥不适感。

2.注意个人卫生。高温天气容易出汗,要勤洗澡、勤换洗衣物,保持身体清洁。

3.避免使用违规电器。严禁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,以免引发火灾。使用蚊香、电蚊拍等驱蚊用品时,要注意安全,避免与易燃物接触。

(二)食堂饮食

1.清淡饮食。高温天气下,人的食欲可能会受到影响,此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粥、面条、蔬菜、水果等。避免过多食用油腻、辛辣和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肠胃负担。多吃一些具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食物,如绿豆汤、冬瓜汤、西瓜、黄瓜等。

2.保证饮食卫生。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食物,以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。用餐前要洗手,餐具要清洗干净,确保饮食安全。

3.适量摄入冷饮。适当食用冷饮可以缓解燥热,但不要过量。过多食用冷饮会刺激胃肠道,引起腹痛、腹泻等不适症状。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冷饮产品,并注意食用温度和时间,不要在饭前饭后立即食用。

(三)睡眠与休息

1.保证充足睡眠。高温天气容易使人感到疲劳,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高身体免疫力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每天保证7 - 8小时的睡眠时间。午睡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30分钟至1小时为宜,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。

2.创造舒适睡眠环境。使用耳塞,降低外界噪音干扰,提高睡眠质量。保持室内安静、凉爽、舒适,有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深度。选择透气性好的床上用品,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另外,睡前可使用温水擦拭身体,降低身体温度,帮助入睡。

在高温天气下,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,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确保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的正常进行。如出现中暑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,并尽快就医。


下一条: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

关闭